【专访】十年前后一起跑过高山低谷 爱跑母亲陪伴自闭症孩子风雨同路

图片由被访者提供
从圣母峰到蒙古大漠 |
25 岁的善仔跟母亲 Alice 来自一个特殊家庭,由于善仔自小患有自闭症和轻度智障,不擅沟通之余偶尔还会情绪失控,为了寻找共同兴趣促进亲子乐,Alice 大概在 10 年前,开始带着善仔行山跑步,从到郊野公园及公园散步,开始路线愈走愈长、愈走愈远,他们曾「斩件式」完走香港四径,及后更曾参加苗圃 42 公里赛、毅行者、环岛跑、马拉松,又试过跟伤健共融团体「极地同行」,带罕见病童征服沙漠和高山,足迹踏片圣母峰及蒙古沙漠。

图片由被访者提供
Alice 兴奋地表示,「回想当初,只为了找寻共同兴趣,一起开心,没有特别原因之下,决定行山。当时只把四径斩件行,当年没有越野跑班,生活圈窄,两人仅靠睇标距柱分段完成,之后才参加越野赛,带其时 15 岁的善仔行过苗圃,然后是毅行、HK100、雷利卫径、图腾、绿色力量环岛,最夸张时一个月四次比赛。」
胜利沖昏头脑 忘记跑步初心 |
问到至今最难忘的一次赛事,Alice 表示应该是 2018 年的蒙古沙漠超马,总距离 250 公里,跑足7日6夜。「那时是成绩最辉煌、体能最好的时候!最后我们拿了团队冠军,阿善更是历年第一位完成挑战赛的自闭症兼智障参加者!」成功背后,Alice 坦言也是令他感到迷失的瞬间:「当时忘记了跑步初衷,只顾追时间争名次,不断报比赛!儿子是智力伤健人士,与世无争,对名次没有追求,只为愉快运动;作为妈妈的,係一般跑者心态,注重名次,催促儿子做成绩。」

图片由被访者提供
其后,因工作压力,自己身体出了故障,而儿子也由于精神问题入院,经历跑步低潮,「最记得第4个星期,即是他的情况恶化,我觉得已经无办法了,在家也发生不愉快的事,最后要找救护车将他送院治疗。」康复后是三年疫情,复常后没有在香港当比赛机器,较少参赛,一两个月才出去旅跑登山一次。
勇闯珠峰 |
幸好难关总算跨过,善仔康复出院后,Alice坚持自己所走的路,与善仔重新出发,跑过一场又一场的比赛。Alice 分享,二人暂计完成了 31 场路跑实体马拉松(包括柏林、芝加哥、纽约)。说到难忘的马拉松有两次,第一是 2024 年 5 月的珠峰马拉松,世界上最高海拔赛事,达 5500 米:「大清早 0430 起床,到 0600 才在 EBC 昆布冰川边缘等待起跑,未跑前已企足一粒钟,肚痛兼手脚冻到发麻。」普通马拉松常见的撞墙现象, Alice 与善仔则没有遇到,可能係落斜不纯熟,速度不快。取而代之的是,路上持续肚痛,痛到终点。「另一场是 2022 年 9 月肯亚230 公里超马,在大草原跑,见到犀牛、大象,晚上更听到狮子咆哮,为野生动物护林员筹款,感觉别具意义。」

图片由被访者提供
平淡是福 长跑长有 |
游历世界,走遍千里,Alice 与善仔周日将会参与渣打马拉松全马赛事:「2025 渣马是我们的第 32 场,计及这届,是我们第 3 次参与渣马。想在自己地方开开心心地享受比赛,找回些亲切感,目标是开心顺利完成。谈及未来大计,Alice 表示 4 月将与几位跑会友好参加日本山寺藏王 100 公里:「试过路跑全马、越野超马,路跑超马则係第一次。没有远大目标,我们只想继续跑下去。」
撰文及採访:TC
图片由被访者提供